网站首页 / 养生百科 / 正文
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
2022-03-03 浏览次专家提醒,清明期间易受情绪波动、饮食、天气影响,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、肠胃不适、过敏等“节日病”,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。
统计数据表明,每年清明期间,总有些人身体会出现问题。专家提醒,清明期间易受情绪波动、饮食、天气影响,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、肠胃不适、过敏等“节日病”,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。
注意保暖,调整情绪
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
专家提醒,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要比最有效的治疗有意义得多。因为清明期间早晚温差较大,忽冷忽热的天气对抵抗力差的人群影响最大,这些人最容易遭受风寒侵袭,引起身体不适或加重原有病情。专家说:“季节交替之际最易引起中风、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,奔波劳累、忽视保暖、情绪波动往往都有可能会加重病情。”
吃青团、螺丝适可而止
肠胃不好更要管好嘴
清明吃青团、炒螺蛳等是江浙一带习俗,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性质寒凉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但对于一些传统饮食,不少人仍不“把持不住”,因贪嘴而连累肠胃。
“其实不仅是清明期间,几乎每个节假日都有不少患者是因为不当饮食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,甚至有些人明知道不宜吃,但仍抱着侥幸心理。”专家介绍。据了解,清明团子大多用艾草的青汁和糯米粉一起调和,再加入馅料包成的,这类食物多含有淀粉和油脂成分,对于脾胃虚弱以及寒性体质的人来说,过多食用会加重肠胃负担,极易引起消化不良。
感染性腹泻也是清明前后易发的疾病。“多由于摄入不洁食物和水导致的,再加上一些人的不良卫生饮食习惯,使得病从口入。其临床表现为腹泻,可伴有腹痛、发热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”专家建议,3天小长假期间,尤其是打算外出旅游的市民,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,不要贪嘴吃路边小吃。
男女老少均应活动
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
3天小长假有人选择外出踏青,也有人选择休息调整。“尤其是日上三竿还呼呼大睡的不在少数,以往清明过后就有不少年轻人前来反映说头疼,难以进入工作状态,甚至连睡眠也受到影响。”专家提醒,这个季节最好能够外出活动活动。
不仅是年轻人应拒绝成为“宅一族”,老年人也应该多外出走动放松心情,因为清明时期中老年人或多或少会受思亲气氛影响,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,如果再没有乐观的心态加以调节,长此以往会伤肝,不利养生。因此,清明养生是宜“动”不宜过“静”,此时大自然万物都处于生发状态,人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心态,多外出活动活动,比如踏青、锻炼身体等都能帮助保持乐观心态。
赏花踏青防过敏
尽量戴好口罩、墨镜
清明正是花草树木吐叶扬花季节,美景常让游客流连忘返,但清明同时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。桃花、杨柳等花粉、飞絮极易随风飘扬,诱发过敏体质人产生鼻塞、打喷嚏、流涕流泪、鼻腔发痒甚至全身症状。
专家提醒,清明到野外扫墓还应预防嘴唇干裂、紫外线辐射等。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尽量戴好口罩、墨镜等,遇到有风天气最好走在花草树木上风方向,必要时带上防止过敏的药物。
- 上一篇:养生知识之女人裸睡的好处
- 下一篇:皮肤擦伤慎用创可贴 不要用酒精消毒以免感染
- 46℃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
- 34℃6个堪比吸烟的坏习惯,你中招了没?
- 80℃5个动作,快速缓解视疲劳!
- 59℃什么样的水温洗衣服更干净?
- 25℃儿童故事《没有牙齿的大老虎》
- 42℃血型与疾病有关?看你的血型预示哪种疾病
- 23℃肚子胀气好难受 怎么缓解?
- 73℃超模是怎么样排毒保持身材的
- 43℃月经不规律要怎么调理?
- 61℃儿童故事《口弦琴与石头姑娘》
- 49℃肾炎的症状是什么肾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?
- 79℃身体6现象 疾病大信号
- 62℃攀岩要注意什么? 攀岩要准备什么?
- 71℃逛商场超市时间不宜太长
- 61℃失眠的自我穴位按摩
- 18℃走出中医养生的三个误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