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/ 养生百科 / 正文
炎夏防暑8需知
2022-05-26 浏览次夏天感受暑邪而得的病叫暑病。
1.什么是暑邪致病?
夏天感受暑邪而得的病叫暑病。暑邪的病因既非病毒,又非细菌,现代医学一般把暑病归结为物理损害。中医致病的外因有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因,暑邪和火(热)是不同的两种病因,得暑病的外因是暑热之邪侵袭人体,内因则多由本身体虚,不能抵御外邪。外因结合内因,则引发了暑病。
2.中暑了怎么办?
一般人认为中暑了只要刮刮痧、喝些凉茶,最多输输液就没事了,这是不对的。对于轻症中暑,这样处理有可能好转,但对于重症暑病,一定要去医院,经中西药结合治疗,效果才好。用一般的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治暑病疗效常不明显。每年夏天,国内外中暑的病死率相当高,要引起足够重视。
3.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暑病呢?
一般说,在炎热时节露天作业,或室内通风不良、室温又超过32℃的情况下易患暑病。同样的外部环境,体弱、少运动、少见阳光者、病后身体尚未恢复、老人、小孩、长期卧床病人、产妇以及睡眠不足、过度疲劳者易患此病,这时,内因就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了。
4.暑病可分为哪些类型?
暑病来势凶猛,变化急骤,往往暑湿兼患,易影响神经系统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。暑病可分伤暑和中暑两大类。
伤暑也可以说是暑病轻症。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、头昏脑涨、倦怠无力。此类患者只要及时脱离高温环境,喝些清凉饮料、治暑药物,症状即可消除。
中暑分中暑阳症、中暑阴症、中暑动风三种。中暑阳症多由烈日暴晒引起,主要症状为身热面赤、头痛头晕。此类患者应速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先进行物理降温,同时服用清热祛暑的药物、饮料。
中暑阴症是由于暑热夹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导致气阳两虚而发生的,主要特点是四肢厥冷、面色苍白、冷汗不止。此类患者除进行物理降温外,可先熬些西洋参口服,用艾条灸关元、气海、肾俞、百会、足三里等穴位,然后找医生治疗。
中暑动风则为上述两症发展而成的重症。主要症状为突然晕倒、四肢冰冷、呼吸加快,或出现痉挛。这时可用大蒜汁滴入患者鼻内,或针刺人中、十宣、曲泽等穴位放血,或用安宫牛黄丸研末,水化后灌入等方法,使患者清醒,然后送医院急诊。
5.常用的解暑饮料、药品有哪些呢?
常用的解暑饮料的主要原料有绿豆、西瓜翠衣、冬瓜皮、冬瓜瓤、丝瓜皮等,常用的中药和中成药有荷叶、香薷、青蒿、扁豆花、六一散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、人丹等。
6.如何选择中成药?
中成药各有其适应证,不要随意用之。藿香正气水适宜于暑湿兼患之病人,夏天人们喜食瓜果冷饮,居湿地泡湖河,所以暑病又多夹湿患。暑湿病除了发热、头晕等暑症外,还兼有一些消化道症状,如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等。六一散对伤暑效果不错,也很方便,开水冲泡,搅拌均匀(避免滑石沉底,影响疗效)就可以喝。人丹有清热祛暑、健胃止晕的作用,行军散有解暑开窍的功能,均可选用。
7.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?
夏天饮食宜清淡,可进食绿豆汤、冬瓜荷叶粥、葛粉粥、粳米粥及薯粉、马蹄粉、怀山粉类食品,多吃新鲜水果、蔬菜,少食油腻食物,尤其是辣椒、葱、蒜和煎烤油炸食物更应少食。对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等有利于增强体质的食品则应多食,以御暑病于体外。中医有春夏养阳之说,夏天饮用生冷苦寒食品、药物也要适度,否则会伤害脾胃或损伤人体的阳气。
8.夏天生活起居注意什么?
天热易使人心烦气躁、食欲不振、行为异常等。所以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预防情绪中暑。
夏天日长夜短,气温高,人体能量消耗大,容易疲劳。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一环。最佳就寝时间是22:00~23:00,最佳起床时间是5:30~6:30。还应尽量争取午休。
人们在夏天应关注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。
- 上一篇:小暑之6大养生金律
- 下一篇:七招祛燥养心法 还你清凉一夏
- 30℃运用目光让社交如鱼得水
- 64℃我在婚姻边缘徘徊
- 78℃夫妻相处:休息很关键
- 18℃老年人中暑的防治与误区
- 73℃职场:会控制情绪才能成功
- 44℃中医养生专家解析时尚生活误区
- 57℃最该扔掉的5样损害健康的东西
- 75℃女性衰老过快的4大因素,不能经常生闷气,运动或许可以助你改善
- 20℃血压高,更要动起来
- 5℃女性节食减肥要小心
- 54℃办公室瑜伽 轻疲劳
- 72℃吃烧焦的食物会影响健康吗? 真相竟是这样
- 65℃宝宝腹泻如何调理膳食?
- 30℃三个小妙招帮你安度“难缠”的春季
- 52℃很害怕你看到我的裸体
- 69℃区别功能性及器质性阳痿
- 51℃春分养生攻略 春分养生原则与禁忌有哪些?
- 15℃打嗝不停很尴尬?5个妙招快速止住打嗝
- 14℃古代帝王的治脱发偏方
- 6℃生活必备的减压三宝
- 34℃空腹晨跑健康吗?
- 48℃睡前坚持“揉地筋”、“刮肝经”,疏肝理气百病消
- 80℃国医案例:发汗,散出体内的寒
- 20℃长寿者都非常重视的习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