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记住我们的网址:www.jksqw.com健康常识网 意见反馈

网站首页 / 心理养生 / 正文

佛法养生之道:养生要养性、调身先调心

2022-04-06 浏览

  生活水平的提高,让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,如何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永恒的探讨和追求,也是众多的科学家、医学家、理论学家等千百年来研究的永恒课题。健康长寿是很多养生朋友追求的目标,养生方法很多,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佛教的养生理念及其方法。养生要养性、调身先调心。因为心与身、肢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,互为因果,互相影响。只有“放舍诸缘休息万念”,才能把握身体益寿延年。

  首先,佛教养生观要求从“心”开始。这抓住了养生的根本。修心,与道教的修德养性有许多共同之处。佛教十分讲究四大戒条——戒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。换成今天的话说,就是在修习禅定之前乃至修习禅定之后,都必须清净心灵、弃恶行善、约束行为、涵养道德,使人具有一种慈悲为怀的博爱胸怀。

  一方面,修心养生。佛教与道教一样,十分讲究炼心修性,但是与道教又有很大的区别,这主要表现在“禁欲”和“来世幸福”上。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浅而决定其所达到境界的高低。只有当“无量烦恼悉除灭已,佛便现前”。佛教中的“佛”,是指具有大智慧且心身自在的人,也是佛教徒修证的最终目标。佛教认为,“人性本净”,因此,“万法在自性”。在世界面前,众生之本原心性是平等的。“譬如雨水,不从无有,元是龙能兴致,令一切众生,一切草木,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,百川众流,却人大海,合为一体,众生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”

  要炼好心修好性,就必须放下一切而不离一切。如唐代净觉禅师说的:“真如妙体,不离生死之中;圣道玄微,还在色身之内。色身清净,寄住烦恼之间;生死性起,权住涅槃之处。故知众生与佛性,本来共同。以水况冰,体何有异?冰由质碍,喻众生之系缚;水性通灵,等佛性之圆净。”在这里,净觉禅师要人们像冰释成水一样,挣脱“质”的障碍,以求得“心净”、“圆净”。让心性清净,以证佛道。佛门高僧慧能发展了前世的炼心修性理论,提出了。心修”学说,即“我心即佛”。他说:“我心自有佛,……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……佛心见者,只汝自心”。这与庄子的“心斋”。为了达到“我心即佛”的炼心修性境界,他进一步提出:“心是地,性是王,王居心地上。性在王在,性去王去。性在身心存,性去身心坏。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”

  佛教崇尚“善”,这点与道教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。“善”是炼心修性的根本。慧能大师提出:“心地但无不善,西方去此不遥;若怀不善之心,念佛往生难到。”慧能大师不但在理论上阐述了炼心修性,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––内调心性,外敬他人。这是难能可贵的。佛教认为将“心”与“性”修好了。就能得“道”成“佛”,从而健康长寿,大智大慧。另一方面,修德养生。炼心修性,首先要修养出一个好的道德情操来,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,才有可能修习出一副好的心性。怎样才能使人修养出一个好的品德呢?

  陶冶性情,在日常生活中,要求我们注意,时时保持意静神宁,遇事均以心平气和而处之,这样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,恐、惊人性七情就不会妄动了,人体的气机也就自然畅和,人的心性也就宏达明朗了;开阔心胸,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都要泰然处之,不可耿耿于怀,要做到心胸无时无处不“坦荡荡”,“大肚能容容天下最难之事”,乐观开朗,知足常乐;克除私欲,私欲是阻碍人心性修养的桎梏,克除私欲,是涵养道德的根本;根治陋习,人的习性有好有坏,好的习性利人利己,被誉为美德,而坏的习性损人也损己,是人炼心修性的一大障碍,必须根治;助人为乐,是一个人具有高尚品德的衡量器。佛教教义中强调的“广行善事”,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助人为乐。时时先人后己,助人为乐,那么,情性也就在无形中被陶冶了,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,私欲、陋习也就没有萌生的机会了,人的品德就在助人为乐中得到了修养。“静”能使人心洁意纯,也就是说,能够净化人的灵魂,涵养人的道德。炼心修性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做到“相离无念”,就是让心性“灵空”,从而实现“万象有而非有,一心空而非空”的修持境界。

  其次,佛教还非常重视修身养性。修身分内修与外修两个部分。禅定是修身的主要入门阶梯,通过修身,以求有一个健康的肉体和自在的灵魂。

  (一)内修。内修就是坐禅入定。佛门的坐掸,是一种人体的元气调息活动,但它又有别于道教的气机调息。禅定又讲究参悟佛教义理,它不仅仅局限于元气的调息上,它是借助于元气调息这种手段来由静人定,由定而慧,最终修得正果。禅定修习是佛家的奥秘,由于其义理深奥,历来不为普通人所掌握。民国初年蒋维乔先生佛道双修,尤重礼佛,根据自己的修炼经验,写了一本《因是子静坐法》公开流传,由于其接近白话,易于掌握,很受欢迎。修习禅定要有一定的条件,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。所谓禅定的修习,必须做到“备六项”、“调五事”、“弃五盖”。

  备六项。备六项是进行禅定修习前的基础。分述如下:

  (1)持戒清净,戒者,佛门的道德规范及修习者应遵守的戒律。归纳起来就是四个方面:戒杀生,戒偷盗,戒邪淫,戒妄语。

  (2)衣食俱足,修习禅定,必须是衣食无忧,这样才能安心修禅,不为生活所发愁,当然出家的和尚要有衣食供养。

  (3)闲居静处,修习禅定的地方,最好是昼无人、夜无声之安静之处,最好是要远离野兽虫蛇、怨家仇人,疾病瘟疫,同时要风景秀丽,气候宜人。当然,所谓“大隐隐于市”,只要心静意诚,在闹市区同样也能修习禅定。

  (4)断诸杂务,修习禅定,必须要心静,修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断掉一些不必要的繁杂事物,尽量将当天应该做的事情做完,了结杂务心事,使心净意纯,专心修禅,这样才能很好地入定。

  (5)入欲知足,修习禅定,不可多欲、事事不完足,这是修禅的一大障碍。知足常乐,是修禅的最佳心态。

  (6)近善知识,修习禅定,最终目的是生“慧”,而要使人获得大智大慧,就必须亲近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士。

  调五事。修禅之初,调“五事”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,分述如下:

  (1)调饮食,修习禅定,在饮食上必须做到不过饥过饱,不食不干净、不宜食之物。“食若过饱,则气急身满,百脉不通,令心闷塞,坐念不安。食若过少,则身赢心悬,意虑不固。”

  (2)调睡眠,初修禅定,不可放纵贪睡,但又不可刻意减睡,而是适量而睡,睡醒即起。

  (3)调身,修习禅定,要保证有充足的体力,因而在坐禅之前不宜做剧烈的运动。

  (4)调息,修习禅定,须将呼吸调练到“不声不结不粗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资神安稳,情抱悦豫”的境界,佛教称此种呼吸为“息相”。

  (5)调心,修习禅定,入定前心要做到“不沉不浮”,即坐禅时意念不要飘逸浮动,这样会引起身体不安;也不要昏暗无知,头脑低垂,这样身无生气。

  弃五盖。五盖者,修禅之障碍也,进行禅修必须将之弃掉。分述如下:

  (1)贪欲盖,修禅时心中萌生的贪求食、色、名利、权位等念头。

  (2)嗔恚盖,修禅时心中萌生的由于别人有负于自己而产生的愤恨、恼怒、报复等念头。

  (3)睡眠盖,修禅时心中萌生的睡欲。

  (4)掉悔盖,掉有三种:身掉––不喜修禅,想游走戏耍;口掉––谈天说地,歌吟辩论;心掉––心猿意马,杂念丛生。悔有两种:一是知道生。掉”之后而懊恼不安;二是心理负担沉重而悔恨怖畏,负疚悔罪。

  (5)疑盖,疑盖有三种,第一疑己––杯疑自身素质低劣而非修禅之人;第二疑师––怀疑业师无功而不堪教徒;第三疑业––怀疑禅修不行而见异思迁。

  (二)外修人身。外修人身就是对筋骨肉的锻炼。这种锻炼方法多是作适度的体育锻炼,如如登山,步行,打拳等等,但切忌做得过度疲劳。

  最后,佛教还提倡幽居,素食。佛教在居食上比道教更为讲究。生活起居上,讲究远离尘世,远离闹市区,寻幽深之处进行修行。素食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,是佛教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佛教所谓素食,即不食荤腥。其中的的荤,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大鱼大肉这些荤菜,而是指葱,蒜,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(辛臭)的蔬菜,腥指一切动物肉。现代科学证明,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,容易被人体吸收,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更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。常食蔬菜水果可降低如糖料病,肥胖,动脉硬化,高血压,癌症等的发病率。所以佛教提倡的素食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方式,可以让人健康长寿!

快捷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