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记住我们的网址:www.jksqw.com健康常识网 意见反馈

网站首页 / 养生百科 / 正文

古代名人的养生法则

2022-04-22 浏览

  在李时珍诸多的养生方法中特别推崇药粥养生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收载的药粥就细分补气、补血、健胃、清热、解表等将近十七类。比如很多人吃过的糯米粥、红薯粥、大米粥、粟米粥等,在李时珍看来,都有着养生保健的特殊功效。

  一、李时珍药粥养生

  李时珍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,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也是落榜生。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,之后9年3次落榜,于是他弃官从医,走遍大江南北,参考800多种医书,历经29年编成《本草纲目》这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。他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(公元1518年),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(公元1593年),75岁在那个时候已然属于高寿。

  在李时珍诸多的养生方法中特别推崇药粥养生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收载的药粥就细分补气、补血、健胃、清热、解表等将近十七类。比如很多人吃过的糯米粥、红薯粥、大米粥、粟米粥等,在李时珍看来,都有着养生保健的特殊功效。李时珍说:“世间第一补人之物,乃粥也。”

  李时珍认为,大米、小米利小便,止烦渴,厚肠胃;糯米、黍米益气,治脾胃虚寒之泻痢吐逆。比如在炎热的夏季,他提出的“食粥一大碗”是夏季最佳饮食,如将绿豆、莲子、荷叶、芦根、扁豆等加入大米中一并煮粥,并搁凉后食用,可起到健胃、驱暑的功效。

  李时珍特别提倡老年人食粥。他认为:老人牙齿损坏者多,脾胃功能虚弱,实行粥养最佳。“每日起食粥一大碗,空腹虚,谷气便作,所补不细,又极柔腻,与肠胃相得,最为饮食之妙诀也。”而且认为做粥的原料最好是粳米,因其性甘平,是健脾胃、培中气的良药。

  二、朱丹溪滋阴摄养

  朱丹溪(1281~1358年),字彦修,名震亨,金元四大医家之一。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,日记千言,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,但都没有考中。科举失败并没有使丹溪灰心,他认为,要使德泽远播于四方,只有学医济人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他的老师许谦,卧病日久,也鼓励丹溪学医。过了两年,丹溪42岁时,治愈了许谦多年的顽疾。于是,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,专心从事医学事业。有志不在年高,朱丹溪从医的时候,已40岁了,但是他一心扑在医学上,终成一代宗师。

  朱丹溪非常重视养生,70多岁时,依然形体矫健,精力充沛,面色红润而光泽,周围的人莫不惊讶和羡慕。有人问他有何养生之法,他说:“无他也,唯滋阴摄养、茹淡、恒动也。”朱丹溪的养生观点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《格致余论》中,创立了“相火论”以及“阳有余阴不足论”,并在此基础上,确立了“滋阴降火”的养生治病原则。他认为,人体即使在正常状态下,仍处于阴气难成易亏的状态,再加上人的各种欲望太多,容易引起相火妄动,进一步损伤阴精,极易导致阴精虚损,因此他把滋阴摄养作为贯穿于人生的重要摄生原则。

  朱丹溪认为,人的性与疾病主要是阴气不足、阳气相对有余造成的,因此,他主张用滋阴降火的方法防治老年病,所创制的大补阴丸等名方,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。他的母亲平素多痰饮之病,年过70后再没有发作,朱丹溪认为是善于养阴的结果。他的母亲还患有脾胃病,他用滋阴的药方让母亲常服,再加上平日注意保健,因而获得高寿,在87岁时无疾而终。

  三、蒲松龄以逸为祸

  《聊斋志异》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。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,成绩名列前茅。后来考举人、进士时他却屡试不中。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,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,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,写出了鸿篇巨制《聊斋志异》。蒲松龄曾做过郎中,但因著有《聊斋志异》而闻名于世,使得他的文名大过了医名,他的《聊斋志异》广泛涉猎医疗保健内容。其中《医术》、《药僧》、《金陵女子》、《太医》、《口技》、《上仙》等故事情节中几乎全篇都插入了医药卫生和保健知识。

  在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的清代,他寿至76岁,已属长寿。蒲松龄认为“恒老而知逸”,“以老为福,以逸为祸也”。不喜欢动而喜安逸的人容易出现健康危机,比如长期不活动会使身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要减少,可导致心肌衰竭,心脏功能减退,血液循环变慢,从而引起高血压,动脉硬化为冠心病埋下祸根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身体活动量的减少会使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,导致抵抗能力下降。他自己十分注重运动保健,每天闻鸡起舞,到松柏林中呼吸新鲜空气,先练一遍“五禽戏”;再分开马步,半抬双臂,瞑目静站,练一会儿静功;最后,把“蛙鸣石”举上几十下,每每感到周身汗津津才结束。这块形似青蛙的“蛙鸣石”,现在仍摆在蒲松岭故居聊斋里的案几上。

  蒲松龄还配制了一种“蜜饯菊桑茶”,具有祛暑、清热、消积、健脾、通血脉、益睡眠的功效。在炎热的夏季堪称古代版的“养生凉茶”。

快捷导航